2018年,“互联网+政务服务”怎么干?
2018-03-30
序: 2016年,国家开始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并先后在国发〔2016〕55号文、国办函〔2016〕108号函中提及并强调2017及2020这两个时间点的阶段性建设目标。由此,2018年作为第二阶段的开局之年,“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布局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实际建设痛点以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最新内容,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总结分析,重点剖析2018,“互联网+政务服务”怎么干。

成果回顾,直面问题

早在2017年2月,国办就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政务服务体系普查的通知》(国办函〔2017〕17号),这篇文件主要是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统一要求上报建设情况的。近2017年末,国家开始集中性验收成果。

10月6号,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检查情况的通报》(国办函〔2017〕115号),这次检查,主要针对的是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也就是线上,得出的问题是:办事入口不统一、政务信息不共享、事项上网不同步、平台功能不完善、服务信息不准确。

到11月23号,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发布《全国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普查报告》,这份报告就是对国办函〔2017〕17号文普查结果的分析,覆盖线上线下,信息量大,内容较全面,而这份报告突出强调的建设成果是:形成了网点覆盖全国的政务服务体系,部分地方初步建成省市县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放管服”改革,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权责清单制度、“多证合一”等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这份报告同时流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线下大厅仍然是老百姓办事的主要渠道,线下大厅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有效支撑。

由此来看,国家设定的2017年的阶段性目标——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基本达成。但从报告展现的数据来看,平台的建成并不意味着网上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真正实现。这就引申出下一阶段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理顺体制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提升服务效果。

以上,是国家政策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现状的总结和问题分析。在我们的实际建设经验中,根据客户的反馈,可以得出:平台建设工作基本已完成,现在存在的痛点(关注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机制层面。“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县(区)一级的推广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窗口部门的推广应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考核细则。

2、业务层面。一窗式建设、不动产登记、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线上线下一体化。当然,业务层面的背后原因主要就是信息资源共享难,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难。这与国家政策文件中反映出的问题是完全一致的。

全新阶段,针对突破

在充分摸清现状的基础上,2017年12月25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的通知》,列出7大试点地区,明确13项工作任务,并指出未纳入试点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参照方案自行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这份文件以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清晰描绘出2018年新阶段“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工作重点。


1、《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的通知》

统筹推进机制方面。省级电子政务工作统筹推进机制、省级电子政务统筹协调会议制度、规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方面。构建逻辑集中的区域性电子政务平台、积极配合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实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集约共享;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数据动态更新维护机制、安全保障机制;

“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全程网上办理、平台数据共享交换、电子证照互认、政务服务资源汇聚和大数据分析应用;

推进电子文件应用方面。推进OFD版式文档、电子证照、电子交易凭证的试点应用。

虽然上述的很多内容早在2016年已经提及,但要真正实现网上办事,这些工作内容是基础。而这份文件尤其值得注意的几点是:第一,国家对体制机制的重视提上了新高度,无论是从省一级的推进统筹,还是数据交换共享方面的协调机制等;第二,提到了第三方的力量参与,在这里侧重指专家咨询制度的设立;第三,突出强调电子文件的应用,这一举动,表明了推动全程网办的决心。此外,文件提出,积极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这一点则是呼应了国家对AI等技术的大力鼓励,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探索AI在政务服务当中的应用。

2、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从2014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就能探出国家对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视,而在2014年——2016年的一大聚焦点在权责清单制度的设立、公布、全面推进。到2017年,突出了很多新重点,并延续到了2018年,我们来看这两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部分内容的对比: 。

需要注意的几个点是:第一,三次使用“全面实施”、“全国推开”等类似表述,表明2018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仍是重中之重;第二,自2014年以来,首次没有提到权责清单,因为在上述的普查报告里我们得知,这项制度已得到了有效落实;第三,在2017年多证合一改革有效落地的基础上,提出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表述尤为详细,说明企业注册登记事项仍为2018年业务重点;第四,提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减一半,表现出对政务服务“老大难”问题的探索决心;第五,“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国家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服务效果提上新高度。

通过上述系列文件及实际痛点的挖掘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2018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开展可围绕“企业注册登记”、“工程建设项目”这两大业务点展开,做好相关服务事项的标准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及电子文件的推广应用。而这一切的有效落地,则在于省级电子政务统筹机制,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等体制机制的理顺,而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